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企业成本结构的改变也成为新一轮改革的焦点。尽管制造业利润下滑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也并非所有企业都陷入困境甚至是破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企业利润率较低、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低,但仍然可以通过提高人力成本来弥补这种成本差距。尽管近年来我国很多外资企业利润出现下滑,但外资企业依然在国内制造业中占据相当比例。这一情况究竟意味着什么?

1劳动成本过高: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现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很多人都在喊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已经不太愿意去做大企业了。”广东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黄家良表示,因为工资比较低,中小企业很难在工资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导致中小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黄家良认为,“过去20年我们广东企业倒闭数量在增加,每年大概有1万家中小企业。而现在我国整体的中小企业数量已经接近4000万家,这其中就有80%是中小企业。”苏海南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用工成本压力——生产经营环境的恶化以及用工不足导致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人力成本增加。随着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小企业负担不起增加劳动力成本所带来的负担;另一方面小企业所面临的用工问题也无法通过提高劳动效率来解决。

2转型升级:制造业“去产能”需解决三大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全球制造业市场陷入低迷,但我国制造业却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截至9月底实现制造业增加值5.6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根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3.8%。在此基础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有所回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面临新常态和“双创”热潮下前所未有的新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稳增长压力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目前国内制造业整体仍呈现出生产经营稳中向好、盈利能力增强等趋势。

3政策利好:“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将继续降低企业成本

针对企业成本上涨、利润下滑等问题,2014年7月18日“中国制造2025”正式提出,要求继续降低企业成本,并将发展目标放在一个战略高度上。其中首次提出实施制造业企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多项优惠政策。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框架下,2015年中国将有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并且能够吸引外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经营。为降低市场主体人工成本,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也提出将继续降低企业人工成本、税费和社会保障等各种生产经营负担。其中提出“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上述相关专家表示,虽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但是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截至2015年底)、劳动力成本过快增长等都是导致我国产业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4新一轮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经济转型和升级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方面是需要提升整体经济水平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则需要推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在苏海南看来,目前我国劳动力工资仍占比较高,制造业利润低是由我国劳动力数量高以及劳动力成本过高引起的。而由于我国人力资源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制造业企业提高利润率并不是件难事。但他同时指出,目前制造业利润水平还不足以支撑企业生存发展。苏海南指出,劳动力成本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盈利的重要保证,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成本结构”问题是阻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